【香火鼎盛】嶺大研究發現廟宇高峰焚香期PM2.5超標近5倍 鄰近居民長期吸入可致呼吸系統疾病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9/10 13:23

最後更新: 2021/09/10 18:06

分享:

分享:

嶺南大學一項研究發現,大部份廟宇微細懸浮粒子濃度均超出本港及世界衛生組織標。(資料圖片)

廟宇周遭的空氣質素一直為人關注。嶺南大學一項研究發現,大部份廟宇於繁忙時段,廟內及廟宇正門外,微細懸浮粒子濃度均超出本港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。有個別廟宇於高峰時期的PM2.5指數,更達每立方米446微克,較本港75微克的限制標準超出近5倍。研究團隊指出,廟內焚香帶來的空氣污染有機會影響區內市民,長遠而言會對健康構成影響。

嶺南大學科學教研組日前進行有關本港廟宇焚香的研究。研究根據政府於2016年統計處數據,發現廟宇越多的地區,該區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也較高,例如座落於葵青區的老圍及葵芳的廟宇分別有17座及3座,兩區當中每100名死亡人士當中分別有32名及27名死於呼吸系統疾病;而筲箕灣及鰂魚涌則分別有5座及1座廟宇,兩區當中每100名死亡人士當中則分別有31名及18名死於呼吸系統疾病。不過,團隊強調,廟宇排放是估算城市空氣污染時不可忽略的因素,但並非唯一因素,廟宇排放只是眾多呼吸道死亡率的因素之一。

研究除了對比廟宇焚香與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的關係外,團隊亦於2020年1月至3月期間,分別於港島西、港島中、九龍西及九龍東5座人流較多的廟宇進行空氣監測。

廟宇的建築設計包括開放式、半開放式及封閉式,監測期為一至兩期間,研究會量度廟內、廟外及周邊環境的微細懸浮粒子(PM2.5)濃度;發現大部份廟宇於繁忙時段,廟內及廟宇正門外的PM 2.5濃度,均超出本港及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。當中有個別廟宇於高峰時期的PM2.5指數,達每立方米446微克,比本港75微克的限制標準超出近5倍。

負責是次研究的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王沛欣指出,香港現時共有約360多間廟宇,逾7成集中人口密集的市區,更鄰近住宅及學校,廟宇焚香會產生大量懸浮粒子、一氧化碳等空氣污染物,人體吸入後長遠而言會對健康構成影響,包括致癌、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疾病。

王沛欣建議,市民若居於廟宇鄰近,可在家中安裝空氣清新機,以及盡量避免開啟朝向廟宇方向的窗戶。她指,較接近民居的開放式或半開放式廟宇,應減少戶外焚香次數,或只容許於特定日子或時間焚香;廟內亦可安裝霧化裝置,減少焚香煙霧擴散。

她又建議,政府於不同結構廟宇周邊更新城市規劃時,可制定相關指引,例如就民居及廟宇訂定適當的空間距離或抽風要求。

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,若焚香的當日「無風」,空氣不流通會造成懸浮粒子於地面積聚,確實有機會「走入民居」令人體吸入有害氣體,若有市民感覺經常嗅到焚香味,可向附近廟宇及環保署反映,而自己亦可在家中安裝空氣過濾器,盡量做好通風已可。

不過,他強調,廟宇影響本港空氣質素有限,可能只有多人拜祭的日子才會影響較嚴重,「香港路面每日數十萬輛車行駛所排放的懸浮粒子,或市民自己有吸煙習慣,都嚴重過廟宇焚香」,坦言無直接證據證明廟宇焚香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,故市民毋須過份憂慮。

各區廟宇數量與呼吸系統疾病相關死亡人數表:

地區 荃灣老圍 葵芳 筲箕灣 鰂魚涌 寶福山 大圍 黃大仙 鑽石山 長州 南丫島
廟宇數量 17 3 5 1 16 1 3 1 9 6
與呼吸系統疾病相關死亡人數(每100人) 32 27 31 18 24 16 27 18 25 20

資料來源:嶺南大學提供

更多最新影片:
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洪芷晴